【藝文展覽】全球水墨畫大展15個國家逾500幅作品 集黃永玉王無邪之作大玩AR互動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1/12/31 13:35

最後更新: 2021/12/31 13:35

分享:

分享:

在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,正有個全球水墨畫大展,有空不妨參觀一下。

如果大家「餓」了黃永玉的展覽很久,或許現正舉行的「全球水墨畫大展」,可以稍為「慰藉」一下。因為不單可以觀賞黃永玉的作品,還可以在那仿製畫作的巨型畫板前打卡。

今次「全球水墨畫大展2021」,從近3,000幅作品中,挑選了逾500幅來自15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,分3期展出,還與香港都會大學合作,加入多媒體的互動元素,讓本來靜態的活動,也變得老少咸宜。

黃永玉1990年的作品《荷塘淺識》,他在題跋所言的:「故造化之功,乃畫藝第一緊要精髓。」相信畫家要窮一生才能領會到。(圖片:大會提供)

由藝育菁英基金會主辦、雲峰畫苑策展的「全球水墨畫大展」,由即日至2022年1月21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。是次展覽分3期展出,涵蓋人物、花鳥、山水、動物及現代5大範疇。

據策展人雲峰畫苑負責人郭浩滿表示,在今次參展的藝術家中,來自香港入圍的也為數不少,接近150人,當中包括黃永玉及黃黑蠻父子、王無邪、黎明、黃玉郎、林湖奎、盧清遠、林天行、靳埭強、陳勉良、朱潔儀等,以及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石齊、胡永凱、王昌楷、何家英、馮大中、宋滌,台灣的歐豪年、江明賢及李轂摩等。

《蕉園夜話》:胡永凱是西方收藏界最喜愛的東方畫家之一。他借鑒明清、民國時期的木板年畫、插圖的樣式,以及民間戲曲、剪紙、皮影等的形式語言,創造出既富東方情調又具時 代氣息的鮮明藝術畫風。(圖片:大會提供)

第一期展出的人物花鳥畫,郭浩滿指出,人物畫已有5,000年歷史,因為昔日以描繪統治階層為主,所以比花鳥、山水有更悠久的歷史,而且現在已達到高峰,千變萬化,像有在中國畫肖像畫第一的梁岩、畫仕女造型唯美的王美芳、擅長畫許多歷史大製作的趙建成等等,在今次也有作品展出。

來自香港黎翠兒的《共融》,郭浩滿表示,雖說是畫傳統的金魚,但構圖是現代的,以前很少人用墨色來襯托,很有特色。(圖片:大會提供)

郭浩滿表示齊白石以畫蝦聞名,但仿效的人都大同小異,而這幅由香港一位80歲的畫家黎家駒畫的《圓夢蝦》,透過墨色的濃淡變化,構成蝦的質感,而且構圖創新。(圖片:大會提供)

中國孫建林的《滿目春光一擔歌》,結合了民族風采、皮影戲藝術。郭浩滿指這幅畫,每個人的雨傘、衣服都不同。他就見過畫家畫圓,以為是用圓規畫,其實是憑功力,居然找不到 接口,證明控筆能力超凡。(圖片:大會提供)

大會亦製作了短片,展示中國水墨畫發展史,由新石器時代開始,到夏商周、秦漢直至今天5,000年的歷史,大家對這些歷代畫家:顧凱之、閻立本、顧閎中、趙佶、范寬、張擇端、黃公望、沈周、八大山人、鄭板橋、任伯年,以至較近代的齊白石、徐悲鴻、傅抱石、張大千、李可染及吳冠中等,又認識幾多?承先啟後,今次展出的當代作品,正是將這幾千年的水墨畫歷史傳承下去。

中國水墨5,000年,由新石器時代開始說起。(何小雲攝)

多媒體展區增加互動性

今次大會再次和香港都會大學合作,透過多媒體如動畫、擴增實境(AR)和數碼水墨筆觸等,令水墨藝術跨越既有界限,為大家創造一個具互動性和趣味性的體驗。另一亮點是將水墨藝術結合刺繡工藝,由著名刺繡大師周雪清運用雪花針技法以針代筆,生動逼真地還原水墨作品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全球水墨畫大展2021


日期
第一期:人物、花鳥,即日至2022年1月2日
第二期:山水,2022年1月4-11日
第三期:動物、現代,2022年1月13-21日
時間:10am-8pm(1月21日2pm閉館)
地點: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

記者:何小雲